珍貴文物豈能同貨物一起走安檢通道?

作者: 來源: 日期:2017-04-11

  • 隨着我國文化文物事業的快速發展,各博物館展覽交流和文物藏品互借活動必然會大量增加,進一步規範文物藏品安全免檢申報手續的需求也日益迫切。   博物館之間的文物借展是館際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,也是充分發掘、利用各自博物館藏品資源的一種有效方式。近年來,通過博物館之間合作舉辦展覽,促進了博物館事業的發展,對於推動各地區、國家之間的文化傳播,發揮出重要的作用。僅以故宮博物院爲例,2016年共計舉辦或參與院外展覽項目20個,借出文物藏品1500餘件。   面對越來越多的文物異地交流活動,如何更好地實現文物安全快速運輸,就成爲文物交流活動組織者關註的重要議題。   借展文物的運輸,根據文物體量和路程長短不同,主要有公路、鐵路、航空三種方式。其中鐵路與航空運輸相對複雜,均會涉及安全檢查等環節。在申報流程層面,鐵路、航空管理部門對於文物藏品運輸的特殊性考慮不足,在文物藏品運輸免檢手續的申請流程和辦理方面不夠清晰,甚至存在相互推诿的現象。相關博物館雖然四處問詢,有時也難以準確了解申報路徑,影響了相關材料的準備和免檢手續的及時辦理。   目前,故宮博物院在鐵路運輸中向中國鐵路總公司方面進行申報,得到了理解和支持,能夠得到及時的批複;但是,航空運輸則多委托文物運輸公司代爲申報,在申請和辦理流程上仍然不夠明確。   而在具體操作層面,鐵路、航空安全檢查部門未將文物藏品列入需特殊對待的物品之中,也不允許文物藏品使用其他快速檢查通道。文物藏品通過安全檢查通道時,往往與其他貨物混雜在一起,安全檢查設備顛簸震動、等待擁擠現象普遍存在。即使是書畫、絲織品等脆弱質地的珍貴文物獲準免檢,也需要與其他乘客、貨物一起穿行安檢通道。   隨着我國文化文物事業的快速發展,各博物館展覽交流和文物藏品互借活動必然會大量增加,進一步規範文物藏品安全免檢申報手續的需求也日益迫切。   筆者建議,由國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與鐵路、航空部門協調,明確並細化文物藏品免檢申報部門以及工作流程。另外,鐵路、航空安全檢查部門應盡量簡化檢查手續。安全檢查部門應允許使用快速便捷通道,使文物藏品不與其他物品混雜,在進行必要查驗、確認後予以放行,最大限度減少文物藏品在火車站或機場的停留時間。   鐵路、航空安全檢查部門也可以參考海關和文物出入境管理機構的做法,主動“上門服務”,在博物館文物藏品點交現場,與其他機構一並監督文物藏品封箱過程,到達鐵路、機場後憑封條直接予以放行。若文物藏品必須在安全檢查處停留,建議能夠預留文物藏品存放專區,保證相對環境的適宜,且不與其他貨物雜放在一處。   文物藏品運輸較之於其他貨物運輸,有其特殊性且更爲複雜。在最短的時間內,經曆最少次數的周轉存放和安全檢查,將文物藏品快速而安全地送達借用方博物館,是相關博物館努力達到的運輸狀態。這就需要相關博物館與文物行政主管部門、航空、鐵路等部門積極溝通,相互理解、配合,共同努力,以確保所有文物藏品在“合理利用”各個環節中的萬無一失。